查看原文
其他

微展厅|明代《武职选簿》

皇史宬 皇史宬 2022-03-16



编者按:为更好服务社会公众,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解读历史档案的内涵,我号陆续推出线上展览讲解视频系列,以飨读者。今天为第3期,介绍明代《武职选簿》。



明代《武职选簿》是关于明代京城内外各卫所的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,记载了部分军户服役军人的籍贯、从军缘由、袭替时间及历代升降调迁、功次赏罚等情况,是明代卫所制度的直观记录,也是明史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史料。

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改革元代旧制,建立了卫所制度,从中央到地方,广泛设立卫、所两级军队组织。中央设五军都督府,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;各省及边防要地设都指挥使司,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卫所及有关军事事务;都司之下,结合府级行政区划,数府设一卫,卫下设千户所,千户所下设百户所,所下还设有总旗和小旗。
所有官兵均以卫系籍,被纳入军籍的人,由朝廷统一授以土地,就地成家立业,繁衍生息,以这种形式组成的家庭被称为“军户”,世代沿袭。每一军户须有一名男丁在军中服役,其余官员子弟称为舍人、兵士子弟称为余丁,负责补充兵员缺额和屯垦。同时,军户还须承担服役军人一半的军饷。明代的军事制度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,有学者称赞“其养兵皆不用耗材,而兵且兼有生财之用,兵制之善,实无以复加。”
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明代《武职选簿》,始于洪武朝,终于崇祯朝,以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重修的武职选簿、优给优养簿、兵部行移簿等居多,主要记录武职官员的籍贯、从军缘由、袭替时间及历代升降调迁、功次赏罚等情况,涉及13446人次。所载卫所,几乎遍及明代二京、十三行省、五都司辖内的全部行政范围。
登记簿里寥寥数字,讲尽众多小人物的一生浮沉。它们曾长期被遗忘在史学家们宏大叙事的笔触之外,深藏于明清档案的库架之中。仔细翻看间,他们的生平却总能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事件相互印证,仿佛一个毛孔、一条皱纹,虽微不足道,却描摹出更为血肉丰满的历史本貌。
比如这条记录:刘和,新城县人。洪武三十四年,平定京师,升小旗。永乐九年,擒番王,升锦衣卫衣左所试百户。永乐十三年,下西洋回还,升实授百户。复下西洋,病故。
虽然籍籍无名,这位刘和的人生却与明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、征讨交趾、郑和下西洋等重大事件紧密相关。短短几句话,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。这样的记录,在武职选簿中有上万条之多,他们沉寂数百年,正静静等待着人们的探索与追寻。
版权声明:本号文章、档案插图、音视频等版权均归“皇史宬”公众号(ID:mingqingdangan)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!

延伸阅读:

☆ 微展厅|《乾坤一统海防全图》
☆ 微展厅|《大明混一图》

近期文章:

☆ 珍档展台|慈禧太后“普天同庆”本宫班戏单
☆ 冰雪运动|中国古代的冰雪用具
☆ 出版成果|《清宫天坛档案》

☆ 虎年新禧|清宫欢度元宵节


责任编辑:卢  溪   美术编辑:丁  威


投稿信箱:HSC1925@126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